1平价标准化产品“上架”石材超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之一,众多传统产业都面临着去产能,去库存的改革压力。石材作为南安的重要支柱产业,要如何推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呢?我们来石材企业的探索。
石材向来是装饰市场的高端代表,价格相对较高,然而南安水头的这家企业,最低只要59元就能在石材超市里买到装饰产品。企业能够推出这样的平价产品,主要得益企业在标准化方面的探索。
福建南安59元石材超市副总经理 周平:标准化产品是这样子的,就是说当你的生产包括你的质量,包括你的外形尺寸达到固定的时候,就是量化的时候,并且得到相关的计量部门确认认可的时候,那时候就是称为一种标准。
周平说,传统的石材加工都是根据装饰面积和客户的设计,现场进行切割、加工,这样的加工方式费时费力,再加上劳力成本的大幅上涨,给企业带来巨大成本压力。而制定了石材的生产标准后,就可以像瓷砖工厂一样进行规划化生产,节约了大量的成本,这也是企业能够推出平价石材的重要原因。同时标准化产品在卖场上架后,也能给客户带来直观的感受。
福建南安59元石材超市副总经理 周平:首先当一个东西标准了以后,大家整个的我们的消费群体,他们会增加他们的印象,那他们更容易接收我们的标准化产品,那这样的话呢,对我们的整个产量整个销量的提升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59元石材超市从事的是大批量集约式的石材标准化推广,一手帮助其他企业消化库存,一手帮助消费者及工程队选择标准化、低价的石材用料。石材标准化、进入建材大卖场,颠覆了传统的销售模式,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采取这样的模式,推出58元、98元等评价建材产品。
2石材企业:变废为宝 突破资源瓶颈
标准化颠覆了传统的石材经营模式,不过石材生产还是需要经过荒料切割,大板加工等十几个环节,生产过程损耗大,如何提高石材的利用率呢?
在传统的石材加工过程中,出材率一直是企业非常关注的部分,一块荒料究竟能切出多少大板关乎企业的最终效益。而在南安,很多石材企业开始转变观念,革新工艺,将石材生产中切割下来的边角料充分利用起来,以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福建南安市新东源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生:一定要达到90%以上的整合利用,两个层面我们在配比上,这样一个规格材做成复合瓷砖,那些边角料我们做成条子,组成一个条石板也可以做成大板,我们在这样的过程开发了最新的产品。
除了将较大的边角料制成条形砖、魔方砖,还有一种废料转化方式就是将碎石边角料经过机械破碎,渗入有机树脂,再通过意大利真空振动加压形成技术,加工成各种与天然石材无异的板材。国内人造石生产起步晚,目前大多数企业还处在学习状态,而下面的这家企业就摸索出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福建鹏翔实业有限公司行政总监杨俊:作为人造石工艺方面,我们是做了很多创新,比如我们从新的上料系统来说,我们做自动粉罐上料系统,这一块对我们一个原材料的节约,减少一些损耗,还有对质量的稳定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举措。
业内人士透露,不论是生产条形砖、魔方砖还是人造石,都大大提高了石材的使用率,消化生产废料,化解了传统石材产业受到资源约束的局面,变废为宝,打开石材行业新市场。
3企业延伸内涵 石材也说“文创”
无论是标准化,还是“变废为宝”,都是企业在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探索。而为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一些企业动起了“文化”的心思。
眼前这一幅画您可能以为是水墨画,其实不是,这是东星集团的石雕艺术品。设计师通过将客户想要营造的意境雕刻成具有文化韵味的中国风艺术品,再利用石板本身的透光性把灯光打到石板上,呈现出类水墨画的艺术品效果。
福建南安东星集团副总经理 吕达伟:以每件产品它出来的时候,在客人买走的时候,我们的设计师能够告诉客人说,你的整个从创作生产到最后,成型的过程让我们的客户,买完这个产品之后他去跟他朋友,在交流的时候他也能讲出故事来,在我们要求,一个产品一个故事。
石材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在家装方面,而是开始拓展到个人形象塑造上。作为成功升级转型为文创企业的东星集团,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环节中都体现了文创与产品的结合。
福建南安东星集团副总经理 吕达伟:如果赋予文化价值的产品,它才能长久才能传承,不然这个产品一定说就是短暂的,这一代之后我们要考虑下一代,接班人他怎么样来传承,所以说我们认为文创可以达到,这个效果达到这个目的。
吕达伟告诉记者,一个好的文创产品是具有传承意义的。唯一性是石材本身的特点之一,企业通过对石材产品的加工,延伸石材本身的独特性,融入文创的主题,让石材产品具有传承的功能。
来源:泉州财经报道 文/李灿坤
热点推荐↓↓↓↓
水头是个神奇的地方
文章底部新增评论功能,欢迎踊跃发言!
投稿.推广.合作. 请+微信stonesoso
点击“”,进入中国石材微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