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佘军石雕精雕“杨柳玉石”

2015-05-26 阅读:276
 激情五月,山花烂漫。5月18日,从深圳“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传来喜讯,由泸溪县委宣传部组织参展的杨柳石雕作品《荷塘月色》脱颖而出,大展风采,荣膺文化部、商务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

  5月20日,记者慕名前去采访,走进泸溪县佘军石雕艺术坊,一个雕刻非常精细的茶盘吸引了眼球,暗红的茶盘底,上面一块翠绿的小盘上放着雕工精细的紫红色的一个茶壶和三个茶杯,旁边暗红的茶盘底上几朵翠绿的荷花和荷叶在风中随风而动,两只螃蟹在盘中随意游走栩栩如生,整个茶盘边缘以翠绿和焦黄融合的颜色雕刻成的荷叶包围着,如秋天正在枯萎的荷叶,美丽而动人。

  正在记者看着入迷时,工艺大师佘军走了过来介绍说,“这是杨柳石雕茶盘,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杨柳石雕因产于泸溪县佛教圣地天硚山下的杨柳溪而得名,也因石有多种层次清晰的颜色,平等延伸,分布均匀,似条条柳带,故称杨柳玉石。”

  “杨柳石有10-14亿年的成矿历史,它的矿物成份以绢云母、氧化铁为主,并含有绿泥石,金红石、电气石等,密度高、质地坚韧细腻,色泽自然和谐,以稳沉的紫色为主,绿条相间,温润如玉,同时伴有橘红、乳白等,一层紫红、高贵典雅,一层淡绿、赏心悦目,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佘军介绍。

  跟随着佘军的脚步,我们来到了杨柳石雕展厅,一股清新翠绿、如玉带飘香迎面而来,一件件画屏、茶盘、文房四宝、挂件、山水人物摆件,件件巧夺天工、样样精品如画,让人爱不释手。

  据记载,早在明末清初,泸溪龚氏家族就用杨柳石雕刻了画屏、茶具、砚台等工艺品,其中紫色中所夹黄色柳带极具帝王之气,曾作为贡品敬献给清朝皇帝。1915年,泸溪龚氏家族雕的杨柳石山水画屏《天硚山秋色》荣获“巴马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为杨柳石雕刻赢得了极高荣誉。

  作为杨柳石雕的州级传承人,佘军告诉记者,杨柳石集日月山川之精华,吸佛地之灵气,色彩柔和,层次分明,硬度适中,雕刻性能好,雕刻大师们充分利用其天然石态,随石赋形,精雕细琢,以达到“与天共创”的艺术效果。

  2009年12月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栏目主持人董卿在节目中对杨柳石雕进行了非常祥实地介绍,在全国进行推介宣传。

  今年5月,湖南卫视在泸溪县浦市镇拍摄外宣片时,把杨柳石雕收入了其中。在浦市的拍摄中,佘军现场制作雕刻的杨柳石小物件、小挂件颇受游客的喜爱。大师在雕刻时游客便在旁边提前预订,一直等到雕刻完成拿到手中才松口气,满脸笑容,如获至宝。

  “五一”期间,杨柳石雕的大小作品非常畅销,游客们爱不释手纷纷抢购。

  佘军介绍,杨柳石雕于2009年2月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余年来,颇受大众的青睐。特别是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各种工艺品、旅游纪念品被更多的人了解、喜爱、收藏,得到了社会各界、各阶层人士的广泛认同,热销于内地及港、澳、台,远销欧美等地,极受欢迎。并多次荣获省、国家级金奖、银奖。

  杨柳依依,吸大地之精华;精雕玉琢,集大师之智慧;与天共创,玉带飘香,流芳四海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材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相关评论

客服中心:QQ交谈

开通会员:QQ交谈

广告合作:QQ交谈

建站咨询:QQ交谈

石材微信

微信服务号

石商APP

扫描咨询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