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王伯瑶--石材儒士

2013-03-31 阅读:780


人物名片王伯瑶
中国石材工业协会副会长

  福建省石材行业协会副会长

  泉州市劳动模范

  泉州石业商会副会长

  民革南安市副主委

  南安市人大代表

  溪石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曾是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本科学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毅然投身商海,经历半生拼搏,亲手创下一个无形资产高达数亿元的石材品牌。

  今年2月份,在福建经济界一年一度的盛典中,他获得了“2006福建经济年度杰出人物”荣誉。

  他就是王伯瑶。走进他那激情的创业人生,倾听他饱含智慧的理念,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泉州石材业崛起的背后,有一股强劲的力量在支撑。   

  人物·印象

   “善变”的“高人” 

  高人,这是王伯瑶给人的第一感官印象。

  1.80米的身高,身材挺拔,彬彬有礼。他在任何场合都显得卓尔不群。

  他提到最多的是他的“变”:从做销售起家,再到率先生产异形,获行业首个驰名商标……这些都令他引以自豪,也让听者隐约感觉到其中隐含的经商智慧———商战之中必须审时度势。

  道变,法亦变。

  今天的泉州企业家,不但敢闯敢拼,而且头脑灵活、富于机变。这是泉商在激烈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经验。

  而王伯瑶无疑是商人中的高人。与多数“爱拼才会赢”的泉商相比,他显得有点独特:不缠斗,生意场上不做同质化竞争,巧打商海“蓝海战略”;行事中绵里藏针,一旦认准,便大步前行。

  从他的创业过程,不难看出其捕捉商机、及时调整经营方针的能力很强。这种审时度势、灵活善变的能力令人拍案。

  而王伯瑶的“高”与“变”更多源于其教师的职业出身。其中蕴含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谆谆善诱的“仁”的哲学。

  曾经有生意伙伴冒充溪石集团的名义,销售劣质石材产品。许多消费者并不知情,最终投诉到企业。了解其中真相的王伯瑶非但没有置之不理,还积极赔偿,对于上门求情的肇事者,也并不声色俱厉地指责,而是晓之以理。在他看来,应该给犯错的人改过机会。

  去年底,溪石集团旗下公司一位班组长携带工人工资出走,致使数十名工人面临春节前无法领到工资的窘困局面。这时王伯瑶又再次体现出其“儒商”的一面———不是急于追究责任,而是第一时间补发工资。

  仁者爱人,这是孔子关于“仁”的概括。王伯瑶之所以能“高”,能“变”,与其能“仁”是分不开的。设想一个企业,理想再远大,如果没有人去执行,又何来理想实现呢?即便有人去执行,无法万众一心,结果也会大打折扣。

  王伯瑶是深谙此道之人。

  金刚经云:佛说“大身,即非大身,是言大身。”正因为不以“高人”自居,所以王伯瑶能“仁”。能“仁”,而后能“高”、能“变”。

  B人物·创业故事

  英语教师创业成石材大腕  

  在石材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回想创业历程,王伯瑶经常说:“我只不过比别人领先半步而已。”

  教师出身的他,保持着一贯的低调。而多年的商海闯荡,令他体会最深的是:居安思危,才能步步领先。

  创业

  重销售挖得“第一桶金”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是泉州石材业迅速发展的时候。

  此时的王伯瑶,只是南安六中的一名英语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他帮家人做一些粮食贸易。由于讲信誉,他与哥哥在西北一带建立起良好的口碑,对西北一带的交通运输也了然于胸。

  上世纪90年代初,泉州石材业大规模扩产。许多陶瓷企业转型加工石材。

  王伯瑶意识到,石材业是一个成长中的高利润行业。1992年左右,他以40多万元的资金,建立起自己的工厂。“那时候,只要进行生产,几乎都能卖出去。”他说。

  但是,与许多企业家不同的是,他的第一桶金并非来自生产,而是源于销售。

  他把自己的销售重点放在西北地区。他说:“以前从事粮贸生意,很清楚怎么安排运输,才能更快、更便宜地把货物运到甘肃、新疆等地,而别人却做不到这一点。”西北的市场很快被他打开,他把石材源源不断地销售到西北各地。

  与此同时,他把新疆优质的矿石运回,再转卖给其他石材企业,从中又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时至今日,他的销售网络已遍布上海、北京、重庆等各大城市,辐射全国。这不能不说与他上世纪90年代初重销售网络的战略有关。

  领先

  攻异型材突破同质化

  几年后,随着石材业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同行们意识到,销售比生产更重要,纷纷着手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而此时的王伯瑶,已经改变了重销售的策略,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生产环节。

  王伯瑶认为,当所有人都具备相当的销售网络时,决定胜负的就是产品!

  此时泉州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形状单一。

  1994年,他下决心开发异型材。虽然引进一条意大利生产线要花几百万元,但在市场上,他的异型材绝无仅有。他说:“当时异型材的利润非常高,有一款产品就算客户只买200平方米我也高兴,因为那意味着好几倍的利润。”

  随后,由于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异型材之外的大板、薄板材料也被广泛应用起来。

  1997年,他又率先投资1000万元引进进口设备,从国外进口石材,加工后销往国内市场。两年后,人民大会堂重修,有关部门便看中了他的异型石材。大会堂管理局领导亲临公司挑选产品,共采用4000多平方米的圆柱。此外,上海东方明珠、重庆朝天门广场、北京历史博物馆等许多大型工程也都被他渗透。

  跨越

  打造亚洲最大产能

  2005年,广东“富云石业”老板拿着两块形似“莎娜”(石材品种之一)的人造大理石,先后找到王伯瑶和省内另一家石材企业寻求合作。

  另外一家企业的老板,看到技术还不成熟,把样品束之高阁;王伯瑶看到样品后,觉得仍有改进空间。他回忆道:“按照样品,每平方米的价格只能卖200多元,但采纳我的意见改进后,每平方米可以卖到300多元。”

  其实,早半个世纪前,意大利人就研发出了人造大理石,欧洲不少大工程也大量采用人造大理石。此后,广东云浮的石材行业率先引进技术和设备,使人造大理石国产化,人造大理石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受到广阔市场的激励,王伯瑶在拿到样品的第二天就飞到广东,与厂家一起研究技术,并邀上海一家企业联手包销所有“富云”产品。

  随后,他与广东同行合作,计划投资1.5亿元,上马3条生产线,在南安水头兴建人造大理石生产基地。该基地规划年产值10个亿。如果加上此前在广东云浮与人合资的3条生产线,不久的将来,王伯瑶的人造大理石生产能力将成亚洲之最。

  创牌

  每年花百万做品牌推广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是王伯瑶十多年来领先行业的一个秘诀,这种思维方式不仅表现在产品的销售与生产上,还体现品牌战略思路。

  早在1995年前后,他的脑海里就产生这样一个想法,要将产品打进国际市场。

  而第一步,就是实现品牌化。上世纪90年代中,当许多人还埋头苦干的时候,王伯瑶就找上了当时为数不多的卫星媒体,寻求广告合作。那时中国的广告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可通过广告传播,他的“溪石”很快成长为业内具备相当知名度的品牌。时至今日,王伯瑶每年还要花大约700万元的广告费进行品牌推广。

  优质的产品、有效的市场推广,加上品牌运作,使他的品牌渐渐成为国内石材业的领头羊。他说,他在福建创造了四个行业第一:即“溪石XISHI及图”第一个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第一个获得“福建省著名商标”称号;注册资金1亿元,第一个引进全套意大利设备;无形资产比有形资产多,品牌价值达3亿多元。

  做出金字招牌后,为了有效保护自有品牌,他注册了包括食品、电子、服装、机械等几十类在内的商标,还在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十几个主要石材消费国注册,全力保护自己的品牌。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他敏锐的嗅觉以及超前的意识。  

  人物·对话

  深加工是石材业方向

  关于行业

  仍处于较原始阶段

  记:凭借10多年的从业经验,您觉得目前国内石材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王伯瑶:“十五”期间,我国石材行业与国民经济同步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石材进出口成功跨越30亿美元大关,使石材连续10年在全国建材行业单一进出口中数量、金额蝉联第一。但是,国内石材行业仍停留在较原始的开采技术水平,生产无论是流程还是规模,离现代化、机械化程度相差甚远,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资源浪费、管理粗放、技术工人和各类专业管理人才紧缺等状况依然存在。关于政策

  资源保护应下大工夫

  记:去年在出口退税政策上,国家有关部门作了重大调整,石材行业也受到波及,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王:石材并非“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现在很多大企业都能实现污水零排放。石材行业每增加万元工业产值,所需的能耗实际上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但不可否认,石材行业是以加工石材资源为主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资源保护上下更大的工夫。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引导了石材行业的发展方向。现在深加工的石材产品仍旧可以享受出口退税。这就迫使企业走深加工道路,从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关于多元化

  应以自身优势为基础记:您除了拥有石材加工基地,还涉足房地产、家装等方面。多元化经营出于什么考虑?

  王:我们从事的许多行业都和石材相关,也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比如,我们投资房地产,就能采用自己生产的石材产品,从而带动主业发展。企业决策要以自身优势为基础,多元化经营应以新的行业能否使自己充分发挥并增强优势为标准。必须判断自身现有优势能否延伸到目标行业。

  关于人才

  要勇于突破旧观念

  记: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学校培养石材专业人才,从业人员大多转行而来,凭的是经验和感觉。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王:企业要勇于突破旧观念的束缚,改善用人环境,逐步建立起招聘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培训机制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要摒弃粗放的管理、单一的技术,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管理,逐步形成独有的工艺技术集成、先进的加工经验,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关于责任

  提倡以义兴利

  记:作为一个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企业家,您怎么看待企业的社会责任?

  王:社会责任是企业伦理的重要范畴,在义与利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企业提倡应先义后利,必要时还要舍利取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认为企业只有德利互济,义利合一,以义兴利,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文化

  个人、企业与社会和谐

  记:您把企业文化归结为“尊重、责任、诚信、和谐”。这八个字如何理解?

  王:这八个字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人与企业、社会的和谐。尊重别人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只有尊重员工,才能让他们感觉到被重视。招聘员工时,我常问员工家里的情况,因为只有对家庭、对自己有责任感的人,对企业才能有责任心。诚信不仅是生意伙伴之间需要的,也应是老板与员工的共同准则。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材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相关评论

客服中心:QQ交谈

开通会员:QQ交谈

广告合作:QQ交谈

建站咨询:QQ交谈

石材微信

微信服务号

石商APP

扫描咨询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