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影雕人杨晨的诗和远方

2022-11-14 阅读:245
 立冬时节,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谐美社区景宁小区,银杏金黄、清风阵阵,一派幸福祥和的景象。

 

在小区银城趣事文化产业街,影雕人杨晨和妻子正在制作客户定制的影像石雕产品:一块光滑的石材,随着錾子一点点敲击,石面上的人物轮廓逐渐清晰丰富起来。

 

微信图片_20221114142316.jpg

杨晨正在石面上雕刻

 

影像石雕,是一种独特的雕刻艺术分(门)类。影雕师用针尖粗细的钢錾在抛光后的石材面上反复精准敲击,敲击出来的点在石面上渐变过渡、汇聚成像。成像效果相似于照片,又不同于照片。


“我们一个影像石雕产品,制作周期在三天左右,尺寸不同,价格在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杨晨说。

 

微信图片_20221114142320.jpg

影像石雕作品

 

微信图片_20221114142329.jpg

影像石雕作品

 

杨晨与影像石雕结缘,始于20多年前。

 

1998年,时年21岁在贵州省第二轻工业学校学习美术的杨晨告别校园,前往浙江温州,从事景观雕塑工作。在温州期间,他偶然接触到影像石雕。

 

“当时认识了一位影像石雕师傅。他不会在石面上作画,就请我给他画。”一来二去,杨晨向对方要一些工具和材料,利用业余时间边摸索、边雕刻。因为有理论功底和四五年的雕塑经验,经过短短三个月的刻苦练习,他就可以“出师了”。

 

2007年,杨晨返回家乡创业,立足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接近黄果树景区和龙宫景区的优势,利用影像石雕开发旅游商品。2018年,他将影像石雕业务搬到景宁小区银城趣事文化产业街,开起了工作室。

 

微信图片_20221114142438.jpg

极具贵州元素的影像石雕作品

 

微信图片_20221114142557.jpg

极具民族元素的影像石雕作品

 

微信图片_20221114142602.jpg

极具民族元素的影像石雕作品

 

“我们结合瀑乡传统的布依族、苗族等民族民间文化元素,利用石雕展现贵州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秀丽风景。”杨晨认为,影像石雕适宜长期保存,具有较高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走进工作室展示大厅,可以看到石雕作品摆满了展架、展台,内容涵盖人物肖像、民族服饰、风景名胜、人文景观等。如今,工作室每个月都能收到不少订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学习了报告,回顾工作室这些年的发展历程,夫妇俩忍不住憧憬起来。

 

微信图片_20221114142606.jpg

景宁小区银城趣事的石雕工作室

 

已过不惑之年,工作之余,杨晨正盘算着把影像石雕这门手艺传到学校去,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希望通过多形式推广,让更多人了解这门手艺,讲好瀑乡故事。”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材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相关评论

客服中心:QQ交谈

开通会员:QQ交谈

广告合作:QQ交谈

建站咨询:QQ交谈

石材微信

微信服务号

石商APP

扫描咨询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