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石材家装的前景未来

2017-05-09 阅读:177
 在互联网共享经济时代下,有了VR(虚拟现实)技术的介入,整个行业系统似乎更加立体化了。“石家装”携手VR技术的问世,试图打破过去以集中在上游端为发展主力的石材行业,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为终端消费者打造“新石代”下的“私人订制”。

人之所以不愿改变,是因为害怕未知。但历史唯一不变的事实,就是一切都会改变。

20多年的发展,让南安水头成为国内最大的石材集散中心之一。然而作为一个资源型产业,原材料全部靠进口、市场在外等客观因素使得这一产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更为明显。过去令石材业风生水起的“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如今已无力支撑起眼下膨胀发展的现状。可能当年谁也没能想到,在若干年后的今天,石材界也能被赋予如此将“现实”虚拟化的“超能力”——通过1∶1产品模拟实物和虚拟现实的场景家装体验,让客户在装修前免费体验可视化的前置方案,从而打造出“私人订制”的家装风格。黄志尊首创的“石家装”品牌理念放在过去有点出人意料,但回归如今危机蛰伏的市场环境下,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在市场上,那些如毛线团般纠缠的琐碎,或许最后都会以一种叫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联系到一起。

“我戴在头上的VR设备可能看起来就跟一个潜水面罩一样,只不过在我眼前晃动的不是一群鱼,而是一个小型公寓的场景。我向前移动,试图打开浴室门,可轻微的眩晕感让我撞到了墙壁,这真令人感到尴尬,我又试着往前挪动了一下,不幸的是,这回我撞到了门框。我希望房子的整体装修风格是简欧系列的,但这个电视背景墙的颜色或许可以再淡一点……”戴上VR眼镜,通过事先对装修方案进行可视化模拟,或许你也会有上述体验。

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简称VR),通过现实场景构造虚拟环境从而带给用户沉浸感并打破传统时空概念,增强多维度的交互性。新技术革命打破了单维度的交流空间,随着和互联网的联系愈加紧密,每个人都在虚拟和现实生活中交错行走。VR技术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中,并逐渐被各行各业所接受。黄志尊的石家装品牌理念即整体石材家装品牌——基于VR与社区入口的石材家装服务平台,以产品研发为引擎,以背景墙为机头,标准化产品为机翼,以柔性定制化产品为尾翼的全配套产品群。

但,为什么选择做“石家装”?毕竟,改变意味着风险,暴风雨下的帆船实在经不起新一轮的震荡。所以,很多人还是不理解。

传统市场:重工装轻品牌

“石材行业的产业链主要还是体现在上游原材料的集中,但这延伸到客户端处的服务还是很缺失的。即便是供销大军,因为经销商与供货商之间沟通环节的缺失,导致跟上游的资源是脱离的。”新容石材董事长黄志尊向《海丝智造》杂志说起现下石材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少中间商与上下层环节的“断层”现象。

即便从当前环境看,石材的销售主要仍是以工程订单为主。“我们的石材行业如今还处在1.0时代。”黄志尊借用了链石商城创始人杨加强的一句话说道,基于这样的“原始性”,“石家装”成为了黄志尊跃出“大批发”、“大工装”传统市场的跳板。“作为'石家装’来讲,当时我所考虑的是:工装市场在交易过程中存在的垫资、应收账款、工程应酬等方面所带来的的一系列资金问题,再者批发这一块的同质化太厉害,门槛太低,最终也只是停留在材料的买卖层面上。”企业资金往往随着生产经营活动而运动,流动资产形态的周期变化恰恰和市场行情难以割舍。早期在如雨后春笋般涌起的石材企业将工程订单做为抢滩市场的主阵地。随着市场竞争格局的日渐激化,企业间因为谋取工程订单往往相互压价,最终导致产品价格逐渐走低,市场秩序被严重扰乱。

基于曾经有过在传统市场上经营“大批发”、“大工装”的经验,面对如今来势汹汹的“淡市危机”,黄志尊意识到,尤其在市场不景气的前提下,一旦楼市低迷,房企资金链断裂,工程订单的收款难题也就紧随而来,而假如资金回笼不及时,将导致企业过多的资源被流放在外。“高负债,高库存是石材行业目前最岌岌可危的也是亟需处理的问题。任何银行一旦在收贷方面出现问题,那么市场上无论'大虾’、'小虾’一切都会倒。”

在石材传统市场一连串的产业链中,从矿山开采、加工销售、装修设计最后到终端消费,绝大部分的石企仍然集中在产业链的上游,扮演着原材料“搬运工”的角色。在这样的模式循环下,尽管最终走进消费者,却也忽视了以品牌为名片的市场推广机会。

在市场上,品牌就像是消费者消费过程中的风向标,因此品牌化的发展方向往往是企业家优先考虑以形成竞争优势的力量,好的品牌一旦形成,在这期间建立的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则意味着着它将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溢价空间。

“但实际上,2.0的品牌化也面临着一些大问题。”经过多轮的行业洗牌,不少企业已经成了行业寡头。黄志尊用木地板行业的“品牌化”趋势做比拟——就拿木地板行业来说,在实现产品标准化与品牌化之后,企业间各自为营。为进一步在资本市场抢占先机,于是有了品牌与品牌间在渠道成本、店态成本、营运成本、代言成本等方面的暗中较量。换而言之,在经营过程中双方的渠道尽管没有交叉但却存在不少相互抵销的情况,而在这样的瓶颈下,即便借助新的场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也难以将各个环节融合在一起。“不同于木地板行业的是,石材行业能够利用场景技术和互联网就上游端诸如荒料等原材料进行展示。”黄志尊认为,假若产品能够通过石材行业的整合,加之科学化分层管理的辅助,再借助如今的场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加以融合,石材产业便有望告别传统市场,做出跳跃性的改变。

“石材家装,高贵而不贵”

“创办'石家装’实际上是很多年之前的想法。”自2001年进军欧洲市场到如今,黄志尊发现,尽管欧洲国家有着高度成熟的社会体系,但鲜有在工装市场上的大规模需求,相反,正是欧洲持续不断的家装需求带动了石材的出口。直到近几年,卡斯维诺石砖、米洛西石砖、施朗格石砖以及广东、云浮一些做复合板的先行者们的到来,才填补了国内家装市场的空白。“但是相对来讲,就营销模式上来看,之前都是以石砖或模仿瓷砖的营销模式为主,真正的关于普通家装市场的定位还是有所缺失。”随着如今普通家装需求的逐步提升、原材料成本的降低以及市场信息的透明化,在石材家装日渐成为普通家装计划的刚性需求前提下,对消费者来说,背景墙、门头、飘窗等便成了装修过程中的必需品。

“随着消费者在背景墙这一块刚性需求的不断增多,我们的团队一直在思考怎么把石材家装做成高贵而不贵。但一直以来,消费者对于大理石的认识不仅停留在:价格昂贵、石材家装不方便的层面,更深层的是,消费者觉得石材家装标准没有标准化品牌引导式的售前售后服务体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取名为'石家装’的原因。”黄志尊告诉《海丝智造》杂志,标准化的先行者们选择主打“高端定制”的家装路线,在如今家装品牌不断增多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模仿意大利等国外名称来命名自己的品牌,让人一谈到大理石品牌便随即联想到高端豪宅,但这却与“石家装”的初衷背道而驰。“实际上,我认为我们的大理石应该更接近消费者,以平价路线来走量化的市场,服务更多的消费群体。”精装化时代已经到来,眼下石材行业还处在低端水平,在与终端市场对接的过程中,就需要以更接地气、更专业化的面貌来面向市场。

社区化服务将进军中国新零售业态

在互联网思维被赋予多重定义的时代,现代商业模式和传统商业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再是关乎成本和规模的讨论,而是关于重新定义客户价值的讨论。在谈及“石家装”的运行模式时,黄志尊有感而发:“未来中国家装新零售业态,一定是社区化服务。”换而言之,“石家装”或许是实现未来“社区化服务”的全新载体。

而实现“社区化服务”的前提则需要通过VR的场景化技术为客户配备前端方案。

在推广“石家装”之前,黄志尊在经营过程中发现,不少业主在交房前便已经通过与其他设计师的合作拿到了装修方案,而这使得不少转战家装市场的石材企业流失了一部分业主客流量;同样地,在装修过程中,因为与设计师口头沟通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往往导致了最后的装修效果与预想中大相径庭;不仅如此,在选购原材料时,基于石材本身体积以及价格等因素,因此在装修选材的考量上往往需要仔细斟酌,反复对比。如此一来,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并且这其中所花费的互信成本也将大幅提升。

在购房过程中,剔除对住房持刚性需求的业主,但还有一部分业主是基于投资需求所购的房。“一般情况下,尽管这部分业主不会马上装修,但往往也会有装修方案前置的需要。”黄志尊想,假若能把速成科技的VR场景前置于开发商的样板房当中配合着楼盘的销售工作,通过可视化的场景将设计师与软装材料商的资源相整合,那么消费者在同时体验到多种装修风格的同时,还能从中选择最具个性化的装修方案,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与时间成本。在事先有了可视化装修方案参考的前提下,通过直观感受未来家居的氛围场景,消费者能够根据之前体验过的装修方案前往线下的实体店实地接触所要购买的物料、材料等商品——“企业化采购、联盟商家式的配合能够有效缩短消费者的时间、沟通以及交易成本。

黄志尊进一步说明,在满足设计师收益、材料商、施工单位等服务方收益的前提下,通过线上线下的双向体验,消费者在敲定最终方案后,在资金上对于整体的装修便能有明确的预算,避免超支。假如真的走到这一步,那么“石家装”走好“最后一公里”的趋势也将更加明朗了。

“家装这个行业非常特殊,它必须同城化服务。”家装市场基于行业的特殊性,对于地缘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由同城商家为消费者提供同城服务,既能节约成本与时间,同时也能实现与业主的面对面沟通,准确把握需求。

“其实我们还有一个项目叫'速成美家’,这是一个泛家居平台。南安市泛家居项目VR设备便是由速成美家负责。”黄志尊向《海丝智造》杂志介绍,和“石家装”项目的材料商定位一致,在速成美家项目中,同样可以替换家装里面的硬装、软装。目前,已有逾三十人的“石家装”团队已服务了两百来位客户,主要以厦门、泉州、漳州、福州为主。对于开发商来说,当有场景化需求时往往更偏向于与技术型公司合作。因此,黄志尊认为,眼下“石家装”项目开拓开发商市场还需要一个过程。

关注——产业本身如何对接技术?

一直以来,“共享”概念早已有之。在传统社会,朋友之间借书或者分享一条信息,包括邻里间借东西,都是一种形式的共享。但这种“共享”受制于空间、关系两大要素,一方面,信息或实物的共享受制于空间的限制,只能仅限于个人所能触达的空间之内;另一方面,共享需要双方的信任关系才能达成。

“作为石材人,在互联网共享经济下,就一定要跳开固有思维,重新看待石材在家居中所处的位置。”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际交流的方式,也大大拓展了行业之间的延伸。在谈到石材与家装市场的融合时,黄志尊认为,当行业改革与互联网共享经济并行的时候,作为一个石材从业者,更应该将目光从产业链中抽离出来,在关注行业本身的同时兼顾到更大的产业生态环境。而就眼下市场需求来看,进入家装市场的产业生态便是最好的契机。有时候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一场抢占市场先机的博弈,尤其在当下家装市场还有相当一部分空白待于填补的前提下,石材只是家装市场众多环节中的一个分支,但石材的品牌概念却仍然没有完全树立。

黄志尊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入石材界,1995年涉足进口花岗岩荒料,1997年涉猎大理石贸易,1999年带领团队与土耳其阿尔法矿业集团开展合作,2000年开展进出口贸易,2001年进驻欧洲市场......和石材业的众多领先者一样,这个“石一代”见证并走过了水头石材产业“奋起于草莽之间”的整个过程。

“有时候走的太快以后太累了,因为没有同行者,太孤单了。”黄志尊苦笑,“其实现在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产业本身如何对接技术,如今我已经找到发展这个产业技术的方式方法,并且开始在组建团队了。”他希望行业里面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但总是呼应者寥寥——“毕竟现在行业寒冬这么厉害。”

每到了转折的时代总会有一群失落者,黄志尊不想成为这其中的一员。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就像产业和技术的融合一样,“只有产业技术才能为产业本身的发展服务,才能解决产业问题。”黄志尊说,不仅是产业和技术的对接,产业内部的联动效应也不容忽视。“链石商城和巨石动力这两个平台对我们'石家装’有很大的帮助。”“石家装”的APP通过支持线下的服务商从而实现与后方水头石材仓库的无缝对接,在链石商城和巨石动力两大平台的带动下更有力地去碰撞互联网的大门,引起整个行业的关注。

“石材产业就没有未来了吗?”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放缓,石材行业的升级转型开始进入“深水期”。在采访中,黄志尊用“危如累卵”来形容当前的水头市场。先前发展过快遗落下来的产业弊端还未来得及完全整改,在当前新常态下,经济环境的不景气,给企业货款回收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加上周围信用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在转续贷的关键时刻经常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但眼下石材产业融资渠道单一,许多石企通过将在不动产处融来的资金进行新一轮市场化的运作,但由于主打工装市场,最后所融得的资金或是被工程订单拖欠或是被积压的库存所累,一旦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企业面临的危机也将更重。而这也是新容石材入股南安石材产业发展基金会的初衷。

“但这也只能解决燃眉之急,解决不了负债率。”黄志尊说,从石材产业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尚不具备资本证券化的条件,但如果将产业技术发展起来,通过轻资产模式的引导,在进一步拓宽渠道的同时,将技术做大做强,最终便能带动整个石材行业的发展。

“福建有三宝:沙县小吃、安溪茶叶、泉州建材。”石材作为“福建三宝”之一,在黄志尊看来其中有着三个利率点:首先是全国各地庞大的供销大军,再者是产业生态的聚集,紧接着是产业链的完整。与此同时,国家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道路正需要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因此,通过石材产业与技术的融合,黄志尊相信,石材产业的发展之路就在前方——“我们的行业才刚刚开始,这只是我们第一次面临的一个小感冒而已。”

2017年3月6日,黄志尊带着“石家装”项目首次亮相厦门国际石材展,并吸引了许多有意向的客商前来洽谈。如他所言——“技术需要共享”,由于石材行业与IT行业相互间的了解不足,导致了市场上的产业技术领域还有很大一片空白待于填补。但黄志尊并不沮丧:“我们是先行者,我们先走一步去探一下深浅,同时很愿意把大家引导到这里面来。”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中国石材网为您提供更多精彩文章

  • 扫描给该文章打赏

  • 扫描添加客服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相关评论

客服中心:QQ交谈

开通会员:QQ交谈

广告合作:QQ交谈

建站咨询:QQ交谈

石材微信

微信服务号

石商APP

扫描咨询下载APP